夜間睡眠時突然襲擊的腿抽筋,相信許多人都曾遭遇過。許多人習慣性地認為這是因為「缺鈣」所引起的,但實際上,腿抽筋的原因遠比想像中複雜,單純補充鈣質不一定有效。除了鈣質不足的可能性,還有其他潛在的疾病需要特別留意。
首先,周圍血管疾病是常見的誘因之一。動脈硬化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良,造成肌肉供氧不足,容易引起夜間腿抽筋。尤其是長期吸菸、高血壓、高膽固醇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,更要提高警覺。抽筋的疼痛通常發生在小腿後側,並且可能伴隨腿部冰冷、麻木等症狀。
其次,脊椎狹窄症 也可能導致夜間腿抽筋。脊椎狹窄壓迫神經,影響下肢的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,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後,症狀更容易明顯。患者通常在走路一段距離後,腿部會出現疼痛、無力,甚至抽筋。
另外,糖尿病 患者也容易發生腿抽筋。糖尿病導致神經病變,影響肌肉功能和神經傳導,造成肌肉不自主的收縮。此外,糖尿病患者常伴隨血液循環不良,也容易引起腿抽筋。
除了上述疾病,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、運動過度、脫水、過度疲勞、某些藥物副作用等,都可能引起腿抽筋。
因此,當夜間腿抽筋頻繁發生,且症狀持續或加重時,切勿輕視,應及時就醫檢查,找出真正的原因。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血液檢查、神經傳導檢查、血管超音波等,以確定診斷。
除了積極治療潛在疾病,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以下幾點:
腿抽筋雖然看似小事,但卻可能是潛在疾病的警訊。不要再以為只是「缺鈣」,及時就醫檢查,找出真正的原因,才能有效預防和治療,擁有健康的睡眠品質。